政治作為高考文綜中的一個科目,在高考中也是重要的。不過,孩子們在復習高考政治的時候,有沒有出現(xiàn)因為政治知識點眾多,記不起來的狀況呢?伊頓教育今天就為各位高三學生們送上高考政治的考點匯總,分類記憶才會更有效哦!!!
十二、“目的”、“目標”類
1、基本路線確定的奮斗目標: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。
2、改革的根本目的是: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、比較定型的制度,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。
3、在實際工作中,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:發(fā)展。
4、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根本目的是:控制人口數(shù)量、增強人口素質。
5、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:教材P114“六個更加”。
6、實現(xiàn)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較終目的:實現(xiàn)較高理想(共產主義)。
十三、“原則”、“原因”類
1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:勞動、資本、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管理。
2、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:民族平等、團結和共同繁榮。
3、四項基本原則:堅持社會主義道路,堅持人民民主專政,堅持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堅持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。
4、發(fā)展兩岸關系的原則:堅持一個中國原則。
5、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:共同富裕。
6、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:集體主義。
7、中華文明歷經滄桑,飽受磨難,卻綿延不斷,歷久彌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: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、創(chuàng)造力和凝聚力之中。
十四、“前提”類
1、兩種制度的前提是:一個中國。
2、改革和發(fā)展的前提:穩(wěn)定。
3、依法治國的前提:有法可依。
十五、“增加”、“保障”類
1、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事業(yè)的政治增加:四項基本原則。
2、物質文明發(fā)展的政治增加和法律保障是:政治文明。
3、物質文明發(fā)展的精神(思想)增加和精神動力是:精神文明。
4、搞好改革開放和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重要增加:社會主義精神文明。
5、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事業(yè)取得成功的根本增加: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。
十六、“重要”、“重點”類
1、搞好改革開放和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重要增加:社會主義精神文明。
2、改革開放和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:社會主義精神文明。
3、發(fā)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(huán)節(jié):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。
4、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:集體制。
5、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精神。
6、依法治國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是:依法行政。
7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:非公有制經濟。
8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:誠實守信。
9、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:增強自身實力
十七、帶有“一”的知識點
1、一個中心:以經濟建設為中心
2、“一個”:中華人民共和國#p#副標題#e#
十八、其他
1.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(經濟)的主要內容:全民制(國有經濟)、集體制(集體經濟)和混合制(混合經濟)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
2.我國現(xiàn)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主要內容:公有制經濟[全民制(國有經濟)、集體制(集體經濟)和混合制(混合經濟)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]和非公有制(個體經濟、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)
3.經濟活動的參與者:生產者、銷售者和消費者
4.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(文化建設)的主要內容: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
其中,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(文化建設)的內容:思想道德建設
5.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(文化建設)措施的內容:保障性措施和促進性措施
6.我國憲法的主要內容:規(guī)定和社會生活中各方面的較重要、較根本的問題。包括的根本制度、根本任務、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、機構及其組織與活動原則以及的標志等
7.公民人身權利的內容:生命健康權、肖像權、名譽權、榮譽權、姓名權、隱私權等
8.公民人身自由權利受法律保護的內容: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;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;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;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;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
9.消費者依法享有合法權益的內容:消費者享有人身、財產安全不受損害和要求賠償?shù)臋嗬?消費者有權知悉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,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;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,享有人格尊嚴、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
10.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利的主要內容:享有平等就業(yè)的權利;享有與用人單位平等協(xié)商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;享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;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權利(每天工作不過8小時,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過40小時的工作制度)
11.我國稅收的種類(內容):增值稅、營業(yè)稅、消費稅、資源稅、企業(yè)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
12.公民政治自由權利的內容:公民有言論、出版、集會、結社、游行、示威的自由
13.正當防衛(wèi)的條件的內容:只有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;需要是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;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;正當防衛(wèi)不能過需要的限度
14.深化教育改革的內容: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,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、結構、內容、以及教育質量的評價方式
15.違法行為的種類(內容):違憲行為、民事違法行為、行政違法行為、刑事違法行為。
16.生產關系的具體內容:生產資料歸歸誰;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如何;產品(消費品)如何分配。
17.生產力要素的內容:勞動者;生產工具;勞動對象。
18.“一國兩制”的主要內容: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,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;香港、澳門、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,它們作為特別行政區(qū)實行高度自治,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。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,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。
19.“三個代表”的基本含義(內容):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(fā)展的要求;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;始終代表中國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20.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(內容):第一,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;第二,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。
21.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內容: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以培養(yǎng)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紀律、有文化的“四有”公民為目標,發(fā)展面向現(xiàn)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來的,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。
22.偉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:團結統(tǒng)一、愛好和平、勤勞勇敢、自強不息
23.基本道德規(guī)范的主要內容:愛國守法、明禮誠信、團結友善、勤儉自強、敬業(yè)奉獻
24.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:文明禮貌、助人為樂、愛護公物、保護環(huán)境、遵紀守法
25.職業(yè)道德的主要內容:愛崗敬業(yè)、誠實守信、辦事公道、服務群眾、奉獻社會
26.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:尊老愛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儉持家、鄰里團結
27.(繁榮)文化事業(yè)的主要內容:發(fā)展文學藝術、新聞出版、廣播影視等事業(yè)
28.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:政治力、經濟力、科技力、國防力、文教力、外交力、資源力等。